发生在80年前的“问题与主义”之争,已在现代思想史上打下深深烙印。与胡适论争的李大钊,举世闻名;而另一位论争者蓝公武,却鲜为人知。有必要略加介绍,以飨读者。
蓝公武(1887-1957),字志先,一作知先,笔名知非。江苏吴江人。早年留学日本,后追随梁启超,是民国初年有名的“中国三少年”之一(另两位是张君劢、黄远庸)。1919年前后,他任职北京《国民公报》,并当过社长。
在新文化运动中,蓝公武公开站在陈独秀、胡适一边,使胡适喜出望外。1919年1月24日,胡适在致蓝的信中,把他引为同志,说:“到京后,高一涵先生告诉我说贵报《国民公报》近来极力赞成我们的主张,……我看了先生的白话文章,心里非常欢喜,新文学的运动从此又添了一个有力的机关报了”。蓝公武对胡适们不搞“追星族”那一套,而有自己见解:“这文学革命的事业,现在正是萌芽的时候,到处都是敌人。吾辈应当壁垒森严,武器精良,才可以打破一条血路,战倒这恶浊社会”。可见他头脑冷静,知己知彼,立场坚定,信心百倍,并对“恶浊社会”无比仇恨。
在胡适发表《多研究些问题,少谈些“主义”》后,蓝公武不仅转载,还亲自撰写《问题与主义》一文。蓝用语平和,态度诚恳,旨在共相切磋,完善胡适观点。胡适由衷地称赞“我的朋友”“知非先生的议论,很有许多地方可以补正我的原作”。后来,胡适在编辑《胡适文存》时,堂而皇之地将它作为附录,使后人得以了解“论争”的部分真相。透过附录,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蓝公武。
抗战期间,蓝公武在北平中国大学宣传抗日,被日本宪兵队逮捕。他在宪兵队用日语痛斥日本鬼子侵华罪行,受尽折磨,宁死不屈,表现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崇高的民族气节。
蓝公武明辨是非,追求光明,把民族解放的希望寄托在共产党人身上。1945年,他举家奔赴晋察冀边区,被分配到报社工作。据他的老战友陈英茨回忆:1947年1月,陆定一同志发表了《对于战后国际形势中几个基本问题的解释》一文。报社一领导同志闻风而动,特地写了一版整幅的学习提纲。蓝公武也写了一篇学习体会。经有关方面“研究”,认定蓝文有“不少错误观点”。但是,考虑到他的地位和声望,又不能不发。于是,便决定先发表,再安排人分头写几篇文章,以“商榷”名义给予“纠正”。写作班子刚搭好,尚未动笔,一个名叫杜存训的“快手”,捷足先登,写了一篇长文,向蓝开炮。那家报纸抢发杜文。显而易见,他尽管一心追求“进步”,却先天地被视为“异己分子”。早在那时,他已成了另一种被“搬”的“石头”,成了此后才被正式命名的“革命大批判”的“活靶子”。
值得告慰的是,随蓝公武进边区联中边工作边学习的儿子蓝英年,1955年毕业于中国人大俄语系,以后一直在大学任教至退休。1989年9月后,他两次赴苏联任教,并数次赴俄旅游,搜集了大量的已经披露的作家档案。1993年离休后,他开始撰写一系列为苏联作家身世经历揭秘文章80余篇、累计40多万字,结集为《寻墓者说》,还历史以本来面目,给我们以多方面启迪。
蓝公武的部分遗愿,由大器晚成的蓝英年教授代为实现,坐实了“薪尽火传”说的先进性。